学习读书笔记

时间:2025-07-30 08:37:04
学习读书笔记[此文共9238字]

第一篇:学习读书笔记

学习廉政准则,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心得

最近一段时间,按照省纪委纪检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辅导讲座,反复研读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读本》,感受颇深,我深刻地认识到:廉洁从政,是每一位公职人员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前提和最基本的要求。对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规定要求,再看着一桩桩、一件件痛心疾首、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多少身居高位的领导因为一己贪欲,从贪图小利到侵蚀巨额款项,最后不仅葬送了自己,也毁灭了家庭,更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引以为戒和深刻反省。

从个人自身来说,要切实践行好廉洁从政的执政理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筑牢思想关

《廉洁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法规,对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 1 —

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切贪污腐败的案件,追根溯源,无不从贪污腐败者自身的思想发生蜕变而起。许多受党教育和培养的人员,在经历了几十年革命工作之后,却在最后关头,放松了自身思想上对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的改造,将毕生的清廉付之于一匝钞票,落得个晚节不保的可悲、可怜、可叹的境地。正如学习永无止境的道理一样,人的思想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水平。我通过学习不断深刻认识和领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大意义,自觉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筑起廉洁从政的思想关。只有自己在思想上把好关,强化个人的宗旨意识,才能有效地抵御金钱等的诱惑,确保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2、严防“小节”关

通过反复认真地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深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干部,在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方面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放松工作生活中的“小节”。纵观历史,所有的贪官污吏都是从贪欲的恶性膨胀而起的。现代的腐败分子也无例外。翻开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腐败分子的履历,他们走向犯罪的每一个阶段,党中央都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告诫。但他们以侥幸的心理撬动了放纵的行为,用膨胀

的欲望摧毁了是非的界限,正是由于少了一点自律,多了一点怂恿,终于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邪路。不难看出,那些以身试法的人问题就出在世界观、权力观上,出在缺乏自律意识上,是他们自己毁了自己。那些曾经也是很突出的兢兢业业的共产党员,最终倒下成为腐败分子们的生动事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不注重小事,不从小事做起,不时刻警钟长鸣,克制自己的贪欲,最终都将成为我党的害群之马,成为人类所不齿的败类。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首先将《廉政准则》警钟敲给自己,让“52个不准”长鸣不绝于耳,才能有如履薄冰般的谨慎、如临深渊般的警醒,只有严把“小节”关,就不会不断滑向犯罪的深渊。

3、通过群众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密切党群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和高度重视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特点。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现代社会,老百姓无时不刻不在关心看我党的一举一动,我们每一个党员的言谈举止正是党的形象具体体现,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应该率先以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切实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

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起党的威信和形象。毛泽东同志说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必须自觉对照《廉洁准则》的规范和要求,接受群众的监督,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扬,顺利通过群众关。

通过参加这次廉政培训教育,使我对党的“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执政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自己对腐败的危害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增强了自身抗腐防变能力,也对自己更好的开展工作和服务群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读书笔记

最近抽空看了由仇忠海主编的一本书《感恩教育--上海市七宝中学的实践活动》。这本书分为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五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上海市七宝中学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其实,感恩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片坦途,生活总是被荆棘围绕着。是否有这样一个人,在你迷茫无助的时候伸手帮了你一把?是否有这样一个人,在你失败的时候给你最真挚的鼓励?是否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眉头紧锁的时候,给了你灵感?是否……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吧。曾几何时,都有人在帮助你,帮助你度过每一道坎坷。对于这些人,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哪怕他只是给了你一个肯定的眼神。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正如这首歌唱到的一样,感恩不仅仅是报恩,更是一种责任,一份追求,真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随着社会发展,人类

现代文明的进步,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成员,在整个社会大家庭中,其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人类只有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帮助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感恩,应从家庭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父母生日,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个生日蛋糕,写上一张生日卡,是感恩;平时,孩子为父母倒一杯热茶,送上一条热毛巾,何尝不是感恩。感恩无须旁人提醒,应该发自每个人的内心。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凝望的眼神,一种温暖的触摸,无不是感恩的载体。有了感恩,家庭就有了阳光,我们的日子就会变得快乐,日子即使过得非常清贫,但也活得有滋有味。懂得感恩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感恩的心缺失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的致命的性格弱点。要教会孩子学会感恩,用感恩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世界。感知父母的养育之恩,用语言和行动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激,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充分的回报,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一切文明社会的行为规范。感悟亲情,回报亲情,是人区别于 ……此处隐藏4213个字……数学家、造桥工程师、征服太空的人,但这些人了解生活的整体过程吗?一个专家能把生活加以整体地体验吗?惟有当他不是专家时,这才有可能。

三、读后感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在于其他,而是在于自己,在于你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真正认识自我。所以教育的真谛并不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教育让我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学习。曾看过一个小故事,人们问放牛娃放牛是为了什么,放牛娃说为了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娃,生了娃放羊,就陷入了“放羊—娶亲—生娃—放羊”的恶性循环。我们感慨放牛娃的鼠目寸光,殊不知我们也已经走入了“考大学—工作—结婚—生孩—考大学”的怪圈。这难道就是现代教育赐予我们的礼物?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学生,更多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灵魂。什么是教育的意义?教育应该让我们发现恒久不变的价值,使我们不至于只依附公式或重复口号;教育应该帮助我们拆除在国籍和社会上所竖立的栅栏。不幸的是,现行的教育制度正促使我们变得卑屈,变得机械化,变得毫不思考,虽然教育唤醒我们的智力,然而,它使我们的内心残缺不全、矛盾、没有创造力。

正确的教育使我们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现在社会的发展突出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但是要使一个人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我们更多需要的是“爱”,通过爱的传递,帮助他人去体验生活的完整过程,有了爱,才会和别人在同一层次、同一时间有即时的沟通。珍视现在,珍爱身边的人,学会理解和信任,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身上,尤其是父母总是倾向于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于自己的孩子,孩子有孩子的未来,他们的人生不是任何人能掌控的,家长应给以孩子更多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神圣的字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教师已经把教育当做一个扩张自我、满足自我的方法,即使是一群小学生也会成为他私人野心的工具。教育一个孩子不

仅仅是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帮助他们了解何谓自由和完整,教导他们学会怜悯、同情、知足,寻求至高无上的真实。因为,惟有如此,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拯救。真正的教育,要唤醒智慧,培育一种完整的生活,惟有这种教育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和一个和平的世界。

如果一个人被评价为独立自主,我会觉得这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因为内心没有依赖,就没有束缚,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这样的人善于剔除传统的思维方式发现新的事物。这样的人生永远不会平庸,永远充满活力。

一生的学习,这个名字在我看来多少有些哗众取宠了,远不如原来的英文名字-edu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来的贴切,教育和生命的意义,或许在众多的书籍里面显的太过普通,确实是,关于教育和生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关于它的书也是汗牛充栋,可是这个名字切切实实的告诉你这本书是讲的什么。生命的意义,这个才是一切的根本,我们的教育如果不是从这里出发,不是为了生命的意义,势必为功利所引导,结果就是培养出一批批工蚁一般的工作机器。人,是有思想的,没有了思想的人,要么是麻木,要么是痛苦。

教育从心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让智慧充满我们的心灵,这个才是教育的根本,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之后,生命才会充满宁静快乐,才有继续学习其他知识的能量。

作者的故事大家可以自己去读传记。我读了传记之后第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克里希那穆提对于自身自由和独立的追求,这也成为他思想的重要基石。克里希那穆提14 岁就被神通学会认定为弥勒尊者的化身,可是在后来他坚决的解散了专为他设立的”世界明星社“。他相信真理是无限的,纯属个人的了悟,一旦落入某种组织或上师的崇拜,人的心智就开始僵化、定型、软弱和残缺。如克里希那穆提一样,让我们和大师一起,去追寻我们心灵的自由,寻找自己的智慧吧。

第五篇:音乐学习。读书笔记。

音乐学习,就像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可用一般的学习理论为依据进行考察,从中来看它如何适应儿童学习的总体学习计划。从学习领域来说一个便利的音乐学习的方法可从三个领域考察发展,即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所谓认知领域就是涉及知识和事实的世界以及知识的应用与理解。认知学习可用语言的阐述,它是明显的和可测量的。而技能领域涉及行动技能的世界,是身体和精神的结合。对情感领域的了解和困难颇多。涉及到感情、敏锐、态度和价值判断。总体来说,这些对于儿童了解生活是很重要的。在发展全面的音乐能力的时候,也要强调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的能力。音乐是高度综合的艺术,它发展人们的全部三个领域,但把它强调情感的发展作为首要作用。

如今艺术得到了普遍的注意和研究,它不仅对人们有益,而且它们引进学校课程后还改善了阅读、科学等“基础教学”学科。在学校中,艺术教学计划的新发展也使得艺术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第三章学习理论与音乐学习了解到布鲁纳关于认知理论为我们提供的一个可以用于音乐教育实践的理论框架。布鲁纳十分重视认知发展的研究。他强调说:“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在他看来,认知发展是讨论教学问题的基础。在教学时,如果忽视认知发展以及它的各种制约因素和可能利用的机会,那确实是会出馊主意的。由此布鲁纳提出来三个系统或模式,人们也通过这个三个系统,从内心展示了他们对世界的体验。这三个系统是表演系统、图像或意象系统,以及符号系统。以上三种再现表象期是相互联系的。人的智力发展始终会沿着这三种表象系统的顺序前进。

教育过程的核心在于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使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表演式再现表象到映像式再现表象,到象征式再现表象。布鲁纳也指出,这三个再现表象期之间是怎样过渡的,“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尚难解答的问题。”在他看来,没有教学理论的认知心理学是元的放矢,忽视儿童认识发展的教学理论也将是一无所得。

布鲁纳关于动机思想对音乐学习的另一个方面也具有意义,他提出了学习的内在动机理论。布鲁纳强调,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这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异常重要因素。他认为动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好奇心”、“竞争力”、“认同”、 “互惠性”都是促使儿童学习的时间会更长、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师要充分注意促进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它们比“奖赏”、“竞争”等外在动机更重要。因为内在动机促使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

儿童的智力、身体与情感发育的一般特点可能是一致的,但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不是受年龄的绝对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条件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教师要善于对儿童的能力做出判断,按个别情况和参考社会的预测标准来估计儿童的需要和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也随之增加,我们要把这种好奇心引导到积极的学习中去,一边是学习达到满意的程度。儿童加入集体后,开始对其他文化感兴趣,也容易选择成年人做样板,这就意味着我们也是需要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钻研精神,起带头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适当的表演与批评,给予支持与关爱。同时要注意儿童在音乐方面生理成长特征。

《学习读书笔记[此文共923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